章丘瓷仄商贸有限公司

當前位置:網站首頁 新聞資訊 媒體報道 傳承創新,讓“好方”變“好藥” ——《人民日報》9月23日頭版點贊仁和集團

傳承創新,讓“好方”變“好藥” ——《人民日報》9月23日頭版點贊仁和集團


來源:人民日報 https://www.peopleapp.com/column/30046692169-500005778217

2024年9月23日的《人民日報》第01版刊登了文章《傳承創新,讓“好方”變“好藥”》,點贊仁和集團扎根藥都樟樹,致力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,在科研、生產、流通等環節多點發力、鏈式布局,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。以下為文章全文:

走進位于江西樟樹市的仁和(集團)發展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仁和集團”),宛若置身一座精致的中式園林——鳥鳴陣陣,流水潺潺,一幢幢飛檐翹角的仿古建筑映入眼簾。若不是聞到藥香,或許會忘記這里是一座集研發、生產、物流等功能于一體的中醫藥產業科技園。

近年來,仁和集團致力于促進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,在科研、生產、流通等環節多點發力、鏈式布局,推動中醫藥事業和產業高質量發展。

鉆研古方,提煉精華制藥

“數據與古方‘二冬湯’一致!”

一紙檢驗檢測報告讓仁和集團研發總監李喜龍興奮許久——歷時7年研發的第一款經典名方產品二冬顆粒于今年5月順利通過江西省藥品檢驗檢測研究院樣品復核。

經典名方是歷代名醫臨床經驗總結的精華,對其研究及開發應用,是傳承發展中醫藥文化的重要內容。2018年,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發布《古代經典名方目錄(第一批)》,“二冬湯”正是其中之一。

從“好方”到“好藥”,傳承貫穿始終。“在實驗室階段,研發團隊通過查閱文獻,分析處方中各味藥的主要成分,并嚴格按照關鍵信息中的要求,制備基準樣品,再與傳統‘二冬湯’樣品進行質量對比。”李喜龍說,二冬顆粒邁過獲批上市第一關,為研發其他15個經典名方增添了信心。

四川三臺縣的麥冬、內蒙古阿拉善左旗和甘肅民勤縣的甘草……翻開采購清單,二冬顆粒的8味藥材,均購自道地產區。

“集團用于生產的中藥材有上千味,遍布各地中藥材道地產區、主產區,我們通過實地考察、產地直采等方式,保證藥材質量穩定可靠、可追溯。”仁和集團采購總監陳劍波說。

在藥品生產車間,藥工們正將藥粉均勻撒在圓形簸箕上,噴上一些水后端起簸箕,快速來回旋轉晃動……不一會兒,藥粉就變成了一粒粒細小的藥丸。

“這是參茸黑錫丸,80粒僅有0.3克重,比油菜籽還小,通常需采用水泛丸制作這一傳統技藝。”仁和集團工業委員會副主任康志華介紹,為確保藥品質量,公司在一些制藥關鍵工序仍堅持采用“切、片、篩、炒”等傳統中藥炮制技藝。

科技攻關,助力產品創新

拿起一只深色小瓶,仁和集團大健康研發技術負責人王小蘭介紹:“這款藥食同源酵素,是我們大健康領域的‘明星產品’。”

進軍大健康市場,得益于科技創新。“我們攻克了本草發酵等多項技術難題,達到了98%純植萃發酵,生產過程無需額外添加一滴水。”王小蘭說。

聚焦產品創新,仁和集團加大保健食品、化妝品、醫療器械等領域的研發投入力度。“目前,在大健康領域,企業已擁有25個劑型、35條生產線、862個品種以及27項發明專利。”王小蘭說。

科技創新助力老藥“翻新”、劑型改良。在集團展廳里,參鹿補片、養血當歸顆粒、大活絡膠囊、蠔貝鈣片等一批經過“翻新”的老藥尤為亮眼。

“以參鹿補片為例,以前受限于生產工藝,產品未能規模化生產。后來,研發團隊從研發設計、制備工藝、質量控制及產業化研究等方面進行改良,實現了批量化生產。”李喜龍介紹,近3年,該產品實現銷售收入6.5億元。

除了依托本地科研和人才資源,仁和集團還在上海、沈陽、成都、珠海等地搭建研發合作平臺,形成一支博士碩士占比超60%的研發團隊;與上海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聯合打造高水平檢測實驗室;與中國中醫科學院、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、上海大學、暨南大學等科研院所建立深度合作;積極參與國家重點研發計劃,獲批多項國家火炬計劃項目等,獲新藥證書53個,11家子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……創新,已成為助力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。

數智融合,推動轉型升級

來到丸劑生產恒溫車間,透過玻璃窗可以看到,煉藥機、制丸機、滾圓機等10余臺套智能化設備一字排開,六味地黃丸、大活絡丸等藥品配料經過機器和坨、煉藥、制丸、篩丸、打光等數十道工序,源源不斷地送到下一環節。

仁和集團通過打造智慧工廠,實現了由傳統制藥向智能制藥的轉型升級。“中藥生產制造不再是印象中的人工熬制,除了部分關鍵工序,生產過程基本實現自動化、數字化和在線控制。”康志華介紹。

“以前,大部分工序需要藥工師傅根據經驗和生產實際情況實時調控。現在,只要把藥工師傅的經驗‘輸入’設備,就能自動運轉,生產的藥品顆粒均勻,藥效更穩固。”康志華感觸頗深。

目前,仁和集團建成的丸劑制劑、固體制劑、液體制劑等中藥現代化技術智慧車間,年產值達38億元。

樟樹市是傳統中藥材集散地,仁和集團構建起“云倉儲+云物流”智慧物流模式,提升醫藥流通、倉儲配送的數字化、智能化水平。

進貨線上,掃描機自動識別箱內藥品信息;高架庫中,全自動提升機在26100個貨位間精準、流暢地轉運貨物;出貨時,拆垛機器人自動出貨、自動貼物流標簽,日吞吐量可達10萬件……在仁和智慧醫藥物流園,一整套藥品智能倉儲分揀配送系統,讓企業徹底告別“肩拉背扛”的模式,相關工序作業效率提升80%,綜合物流成本下降10%,庫內存儲能力提升100%。

與物流園一路之隔的數字電商園,同樣科技感十足。“運用‘貨到人揀選’系統,數字電商園日分揀量可達11萬單,揀選準確率可達99.99%,減少30%人工投入。”仁和集團倉儲物流管理中心規劃運營經理閔欣介紹。

“2023年,我們集團銷售收入達143.29億元,上繳稅收8.28億元。”仁和集團董事長楊文龍說。

(來源:人民日報 編輯:政務宣傳部張成)

 



仁和旗下公司與品牌
仁和集團公眾號
Copyright ? 仁和(集團)發展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網藥品信息服務資格證書:(贛)-非經營性-2018-0004 贛ICP備12002197號-6